水产em菌液进行污水处理管理

水产em菌液进行污水处理管理厂家

厂商 :益加益生物菌种生产厂家

地址 :河南 郑州
主营产品 :
联系电话 :13608682903
商品详情描述
目前的水产养殖已由一般品种的养殖发展到名特优水产品的养殖。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往往采用高密养的养殖方式。高密度养殖势必采用过量投饵,大量残剩的饵料积聚于水底,引起生态的破坏,从而导致疾病的频发。为了控制病害的发生,从入水到养成的整个周期,无时不在用药,如抗菌素、消毒剂、杀虫药等,进一步破坏了水体生态平衡。同时由于现行的高密度养殖一般采用单一品种养殖,有时养殖品种的生态习性本身也可给环境带来破坏。上述各因素所引发的渔业损失不亚于外源性的环境污染,只是这种污染不是瞬间发生的,而是长期的和长远的。
一、养殖池塘水质恶化的原因
     1、外源性环境污染的影响。
     2、养殖自身的污染,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植物营养元素的污染:主要由过量施用渔用有机肥或无机肥、饵料等引起。主要污染物为氮和磷,污染后果为水体富营养化,有害藻类过度繁殖,水体溶氧的昼夜变化较大,夜间易发生缺氧浮头,水色容易老化。同时藻类死亡后产生的毒素对养殖动物也有很大毒性作用。
2)耗氧有机物的污染:主要由残饵、粪便及动植物尸体造成。污染的后果可以造成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甲烷等有害物质超标,水体中溶氧不足。也可间接引起疾病的发生。
3)鱼用药物的污染:污染后果为水体中的微生态度平衡被破坏,从而导致水体环境因子的变化(如氨化、亚硝化、硝化、反硝化细菌的动态平衡变化引起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水平发生变化)。
二、水质恶化的表现及危害
 1、水色不良
 1)黑褐色(酱油色):水体中鞭毛藻居多,透明度较高,水质老化,水中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往往偏高。
2)深绿色:水体中蓝藻和绿藻居多,俗称湖淀。往往在下风处形成一层油漆状的绿膜,水体PH值偏高,氨态氮和硫化氢容易超标。
3)白浊水:水体中浮游植物数量很少;浮游动物过度繁殖,如轮虫、枝角类、纤毛虫等,严重时水面泛红,呈块状分布;水体PH值、溶氧偏低。
4)浑浊:水体中有机碎屑及悬浮的颗粒杂质较多,浮游植物数量较少;水体透明度很低,影响养殖动物的摄食及生长。
5)红色:水体中的裸甲藻和甲藻居多,它们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一旦环境因子(如水温、PH值、溶氧等)发生变化,这种藻类会大批死亡并分泌毒素,容易造成养殖动物泛池死亡。
6)土黄浊白色水:这种水色主要是由于人为因素(如拉网捕捞、大量换水等)或雨水冲刷塘基上细粘土微粒入池所致;水体透明度较低,各项理化指标都不正常。
7)灰色水:这种水色在温暖季节出现表明水质已恶化,大量的浮游生物刚刚死亡,发生了倒藻转水现象,这时很容易造成泛池。
附:发生倒藻转水现象即水突变的症状:
1)水突变前池水较肥时为浓绿、蓝绿色,有的水体呈黑色;水突变后,水色变清、变瘦,远看水体发黑,闻起来有腥臭味。
2)水突变前开增氧机水体有异味,还会出现大量泡沫及油脂水面,水产动物吃食量减少,摄食缓慢、不积极。
3)水突变前透明度小于20公分,全天无明显变化;水突变后,透明度往往在35公分以上,水中溶氧极低。
2、理化指标不正常
1)氨氮超标:主要是由于大量的残饵、养殖动物的大量排泄物及过量施肥而造成;水体容易富营养化,水面经常出现挥之不散的泡沫,水色易老化;严重时容易造成养殖动物中毒死亡。
2)硫化氢超标:在缺氧条件下,由残饵或粪便中的含硫有机物经厌氧分解而产生。硫化氢可与底泥中的金属盐结合成金属硫化物,致使底泥发黑;并且硫化氢有臭鸡蛋味,具强烈刺激、麻醉和影响养殖动物呼吸的作用,对养殖动物具有较强毒性。
3)亚硝酸盐超标:它是氨转化为硝酸盐的中间产物,亚硝酸盐对养殖动物的毒性较强,是养殖水域中诱发爆发性疾病的重要因素。鱼类中毒时,会氧化其血红蛋白而形成高铁蛋白,导致血液呈黑褐色,影响其呼吸;虾类中毒时,会出现游动缓慢、靠边、厌食等现象,虾体的尾部、足部及触须易出现发红的症状。
4PH:偏低可使养殖动物血液中的PH值下降,削弱其他液载氧能力;偏高可能腐蚀养殖动物鳃部组织,对于虾、蟹类容易造成黑鳃病的发生。
3、养殖动物生长活动异常,甚至发生疾病。
1)生长方面:水质恶化容易造成养殖动物停止摄食,生长停滞。即使投喂优质的饵料,养殖动物也不会充分的摄食利用,不但加大了饲料成本,还会加重水体的恶化程度。
2)活动方面:水质恶化容易引起养殖动物的焦躁不安、游塘、靠边、厌食和浮头等现象的发生,甚至造成养殖动物的泛池死亡。
3)疾病:养殖动物长期生活在恶化的水环境中,一方面养殖动物本身的活力、免疫力下降,另一方面恶化的水环境中容易造成大量有害菌的孳生,从而很容易引起疾病的发生。如虾、蟹的黑鳃病烂鳃病肠炎病甲壳溃疡病”“藻类附着病纤毛虫病等。
4)其他影响:水质恶化也会影响养殖动物的商品价值及品质,造成成品的规格小、品质差,体色灰暗不鲜艳,附着的脏物较多,一些名特优水产品无法销售和出品,严重影响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三、如何改良水质
常用单一微生物的特性与作用
(一)光合细菌
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bacteria,简称PSB)是广泛分布于水田、河川、海洋和土壤中的一种微生物类群。光合细菌作为养殖水质净化剂,目前国内外均已进入生产性应用阶段。目前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作为养殖净水剂;(2)作为饲料添加剂;(3)用于鱼、虾、蟹、贝等幼体的培育;(4)作为动物性生物饵料的饵料。
1、光合细菌的特性:光合细菌为革兰氏阴性细菌,属自养细菌,具有光合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但不放氧;可以在有光无氧的条件下生长、繁殖,也可在无光有氧的条件下生长。有光时菌体能利用光能,以H2S和有机酸作为氢供体;以铵盐、氨基酸、氮气、硝酸盐、 尿素做氮源;以CO2或有机物作为碳源而生长发育。当环境是有氧无光时,菌体则可以通过有氧呼吸,使有机物氧化,从中获取能量。但光合细菌不能利用淀粉、葡萄糖、脂肪、蛋白质等大分子有机物。
2、光合细菌的作用效果:在养殖过程中施放光合细菌,能吸收、消耗养殖水体中的小分子污染物,如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使水质清新,减缓养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平衡浮游单细胞藻类藻相,防控有害藻类过度繁殖,调节酸碱度。
(二)芽孢杆菌
1、有益芽孢杆菌的特性:有益芽孢杆菌属异养细菌,能分泌丰富的胞外酶,彻底的降解淀粉、葡萄糖、脂肪、蛋白质、纤维素、核酸、磷脂等大分子有机物;性状稳定不易变异;具兼性厌氧特性、对环境适应性强,在好气、厌气、咸淡水环境和PH310、温度5450C的条件下都能繁殖生长;代谢产物无毒无害。
2、有益芽孢杆菌的作用效果:外用可降解并转化养殖过程中产生的自身污染物质,不但源源不断的提供浮游单细胞藻类繁殖生长所需营养元素,稳定藻相,而且可有效抑制有害菌和病原菌的繁殖生长,降低发病率。内服则可调节水产动物内环境的微生态平衡,促进水产动物的消化吸收与生长;提高水产的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生产出安全卫生的水产品。
(三)EM菌制剂EM(有益微生物菌群)
是光和菌、芽孢杆菌等多种有益微生物复合提炼而成的,它的作用可想而知,远远优越于以上两种单一菌,是采用适当的比例和独特的发酵工艺将筛选出来的有益微生物混合培养,形成复合的微生物群落,并形成有益物质及其分泌物质,通过共生增殖关系组成了复杂而又相对稳定的微生态系统。
EM为有效微生物群的英文缩写,由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等51080余种有益菌种复合培养而成。EM具有结构复杂、性能稳定、功能广泛使用方便、价格便宜,促进动、植物生长,增强抗病能力,去除粪便恶臭,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成活率等优点。EM中的有益微生物经固氮、光合等一系列分解、合成作用,可使水中的有机物质形成各种营养元素,供自身及饵料生物的生长繁殖,同时增加水中的溶解氧,降低氨、硫化氢等有毒物质的含量,减少换水次数。
另外,EM与动物肠道内有益菌的大量增殖,能够抑制大肠杆菌的活动,并促进机体对饵料的消化吸收,从而降低蛋白质向氨和胺的转化,使排泄物中的氨氮含量减少,达到净化水质、促进生长的作用。
 
使用方法:
(此做法仅作为参考,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来灵活制作)


1、池塘养殖,放苗或水花前3-4天每亩用2000ml全池泼洒,放苗或水花时,用1公斤民心菌液兑水300公斤,浸泡15分钟,每亩泼洒2公斤,以后每隔15-20天喷洒一次,每亩用2公斤泼洒。
2
、水库使用,每亩按2-3公斤稀释使用一次,每15天使用一次,最好配合使用有机复合肥,这样效果更佳。????
3
、特种水产养殖(甲鱼、虾、鳗鱼、桂鱼、各种热带鱼等)
1)环境处理:放水前一周,用100倍菌液代替石灰均匀喷洒净化环境。放养前3天,用为20万分之一的菌液稀释液泼洒水面,放养后每15天喷洒一次,水质较差的地方应加大浓度,并缩短泼洒间隔时间。
2)调节水质:在每次换水后泼洒菌液稀释液(浓度为20万分之一),可泼在增氧机旁或进水口,通过机器和水流作用扩散有益微生物,以利最短时间分解有害物质,尽快稳定水质。虾类、甲鱼等养殖品种每月泼洒稀释液2-3次,发病季节适当增加用量。

 
EM益生菌使用注意事项:
 
徽生物制剂作为活菌制剂,其作用效果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很大,在使用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要尽早使用。根据先入为主的理论,通过先入菌的大量繁殖,形成优势种群,这样可以减少或阻碍病原菌的定居。
要长期使用。微生物制剂的预防效果好于治疗效果,其作用发挥较慢,故应长期使用方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禁止与抗生素、杀菌药或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草药同时使用,这些药物会杀死或抑制其中的活菌,减习或失去微生物制剂的作用。
施用时注意菌体活力和菌体数量。微生物制剂必须含有一定量的活菌,一般要求每毫升含3亿个以上的活菌体,且活力要强。同时,注意制剂的保存期,大量实验证明,随着制剂保存期的延长,活菌数量逐渐减少,即意味着其作用越来越小,故保存期不宜过长。还要注意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如:温度、pH值等。

标签:
相关产品推荐